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繁體中文
心理复弹力(psychological resilience)是什么?如下是Wikipedia对此的定义: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s the ability to mentally or emotionally cope with a crisis or to return to pre-crisis status quickly. Resilience exists when the person uses “mental processes and behaviors in promoting personal assets and protecting self from the potential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ors”. In simpler term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exists in people who develop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apabilities that allow them to remain calm during crises/chaos and to move on from the incident without long-term negative consequences.” (Wikipedia)
也就是说,心理复弹力是精神和情感上对危机的适应能力和迅速恢复到危机前状态的能力。用较通俗的语言说,就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危机或混乱中保持镇定,不会因此对心理和行为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那么这就是这个人具有良好心理复弹力的表现。
心理复弹力每个人都有,就像每个弹簧的弹性都不同,每个人的心理复弹力也各不相同。影响心理复弹力的因素很多,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论对复弹力进行阐述,这里我只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影响这个人的心理复弹力的因素。当然,这个例子不能涵盖心理复弹力的所有方面,也不能解释所有人的心理复弹力状况。这只是一个个例,但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
安今年刚好50岁,职业是护士。她出生在一个贫瘠的国家,来自一个孩子众多的贫穷的大家庭。她16岁就怀了孕,但因为她不是孩子爸爸的正牌女友,所以孩子出生后并不能得到来自孩子父亲的认可和任何支持,孩子是她的父母及姐妹们一起帮助抚养长大的。25岁时,安因为参加一个教会的义工活动来到加拿大,并结识了一个男孩。活动结束后,男孩漂洋过海过去看她,表达了爱意,并最终给她和孩子办理了移民。但这段关系也没能长久,很快他们就分手了。安只能一个人一边上学,一边抚养孩子。最后在她的努力下,她成为了一名护士。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也终于长大成人,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工作。
几年前,安认识了一个比她年轻许多的男子。她很爱他。因为男子说无论如何都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为了不失去他,虽然已经48岁,也清楚高龄生产的危险,安还是决定要再次怀孕,给男子生一个孩子。然而,孩子流产了,他也离开了她。
感情的逝去和不幸的流产对安的打击巨大,但生活还在继续,她还是慢慢地恢复了过来。尽管日子非常难过,她却从未因此而停止工作。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笼罩下,安依旧在最前线工作着,并从未间断。和以往不同的是,她每天都要非常频繁地洗手、消毒,并对此一丝不苟。从心理辅导的专业角度和我们后期的交谈来看,安这样的行为其实反映了她内心强烈的焦虑和担忧。但当时她浑然不知。
有一天,安每日都在照顾的一个病人被确诊感染了COVID-19。当时她并没有感到恐慌。但第二天要去上班时,安忽然感到心脏狂跳仿佛要濒死了一般。安拨打了911,救护车送她去了急诊室。医生给她做了全部的检查,却没有在她的身体上找到产生这样症状的原因。她并未感染COVID-19,也没有其它诱因显示会导致这样的身体反映。但医生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了安。
那时正是多伦多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我在邮箱里看到了安的邮件。她介绍自己说是COVID-19 Mental Health Network转介过来的。疫情期间我一直都把疫情相关的案例当作紧急案例对待,于是立刻拨打了她的电话。电话里的她彬彬有礼,英语非常流利,但显得比较急切,我在第二天就给她加了一个预约。
视频中,由于睡眠的问题,安看上去有些憔悴。虽然我并不擅长猜测其它族裔的人的年龄,但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更为年轻。安保持着健美的身材(后来在交谈中证实),无袖运动衫露出了她肩膀上紧致又带有线条感的肌肉。我不禁想,也许这是护士这个职业给她的“福利”吧!
安是第一次接受心理辅导。以前在过往人生里最困难和难受的时候,她都是自己挨过来的,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COVID-19 Mental Health Network转介过来的来访者,一般都是进行短期干预的案例。作为分析师,我专注于精神分析式的倾听,也会通过运用同理、解释等技巧,结合认知行为的技术,提供危机干预和支持。
虽然安是第一次接受心理辅导,但她非常自然地就能够信任治疗师,这实属难得。她坦诚地向我诉说她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对自己的状况具有相当的好奇心,并能够随着治疗师的引导很好地领悟自己的情况。我们不但在交流中频现“惊喜”,辅导结束后,她也非常努力,按照我们经过共同讨论而为她量身定制的计划每天坚持锻炼和做练习。
第一次来见我时,安已经停止上班了。对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去上班,以及是否最终能够回去上班,她心里很没有把握。虽然她有稳定的工作,但经济状况并不十分宽裕,所以她很担忧。她不知道一贯坚强的自己是怎么了。
安起初把这一切归因于“衰老”。随着我对她了解的深入,我认为前一段感情关系的破裂对她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仍然有影响。加之不幸失去了腹中的胎儿,但她却没有给这段亲子关系的结束好好地做过哀悼。这些才是导致她产生变化的原因。
逐渐地,在几次辅导课之后,安感觉镇定一些了。她的惊恐发作在渐渐地减少,从一天不止一次,到每天只有一次,再到有时隔一天才有一次。几周之后,安有了连续三天没有惊恐发作的进步。于是她逐渐开始打理自己的网店副业了。她忙于每天录视频、做宣传、发货等琐事,占据了她很多的时间。再加上每天跟朋友的通话、视频、和发信息等,她还显得有些忙碌。
在最后一次辅导时,安说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焦虑、担忧的念头有时仍然会存在,晚上的睡眠也不是很好,但她表示,自己发现在疫情当中,朋友似乎也都有类似的焦虑。而这一发现减轻了她的病耻感,也给了她更多的信心。她觉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已经向她的上司要求给她安排照顾病人了。
这是一个令人非常有成就感的案例。从每天不止一次惊恐发作、严重焦虑的糟糕状态,到较快地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水平,虽然中间安的情绪多次反复,但可以说她是稳步恢复的。
心理复弹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和早期的经历对心理复弹力的大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安早期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她的家庭气氛温暖,家人相互支持、帮助,给予她理解、包容、和竭力支持。因此,从专业的依恋关系理论来看,安具有一个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并把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模式延续到了长大和成年后的生活之中。她自信且能够信任他人,敢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并善于利用可以使用的资源。
另外,她坎坷的经历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也磨练了她的生存能力和心理复弹力。在那样的境遇下,她必须想办法生存。所以她也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可以在不同的境况中制定切合实际的计划并付诸行动。
同时,安也可以从不好的经历中向前看,能够较快速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过度纠结于过往。她还有很好的与人交流沟通的技能,这很有可能是她从和睦的大家庭里学习和磨练出来的。她与我的第一次通话,就让我有了舒适和被信任的感觉。因此也可以想象她在其它人际关系中让人舒心的样子。这些都造就了她良好的人际商,使得让她能够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她有好友,可以跟朋友诉说自己的心事和烦恼。她与孩子的关系也非常良好,说明她把原生家庭中良好的家庭关系模式成功地“复制”到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当中,在给予孩子爱和支持的同时,也能得到孩子的支持和亲近。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有目标、有毅力的人。比如她在艰难的情况下读完college,成为了一名护士。在我辅导安的过程中,她坚持按照我们制定的计划行动,每天锻炼并做放松练习,从未间断,这都是一个人有目标、能坚持、有毅力的表现。因此,我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心理复弹力非常好的人(a highly resilient person)!
作者: Francy Wang 王方, 精神分析师,医学博士,注册心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