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简体中文
一般時候人們都安於現狀. 但如果真的需要改變,大家也還是可以適應,畢竟改變是難以避免的。 但如果這改變來得太快太大太多,一時間真的會讓人難以承受。 這一波的疫情,頓時之間打亂了全世界人類的日常生活,有些人更因而失去不同的人或事。 比方說,學校及一般公司被迫關門、 旅行計畫必須跟著改變、 有些人失去了工作等等。 全球各地更因防範疫情氾濫而實施大規模的隔離,使得所有的活動驟然停止。 霎時間,一年一度的生日無法與家人同樂,甚至國際賽事(日本夏季奧運)都被迫延期。 這疫情更直接動搖到我們對個人安全的隱憂,及行動限制的不便。 讓我們來看看以下一些應對的建議:
- 覺察我們對失去的反應:對已失去的,雖然痛苦,終究是要好好的面對。 如果我們能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去覺察對於失去所伴隨而來的傷心、氣憤、焦慮、或挫折等,溫柔的面對這些情緒, 給予空間, 這將有助我們更有效地面對改變。
- 留意別被想法纏繞 : 當變化來臨時,我們很容易先產生負面想法,而且深信不疑。 我們或把將來看得太過負面,比如覺得自己不會再有快樂。 這樣的思考模式我們稱之為「災難化」。 越是將重點放在失去與挫折上,越是會害怕而變得裹足不前,反而壞事。 對此, 我們可以挑戰一下自己這類的想法, 試試多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 或只是觀察著這些想法的出現與消失, 不與它為之糾纏, 也會有幫助。
- 彈性地應對不同情況:所謂的彈性,就是跳脫固有的行為模式,以一種全新的開放的態度面對人生。 彈性對一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由於疫情,也許我們不能再像過去一般,隨時想去超市買菜馬上就能進去,去銀行也是。 有孩子的父母,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 在陪伴孩子上或教導他們做功課。 也許我們運動的習慣,由於場所的無法開放,而需要變更。 諸多的不便,剛開始一定會讓人反感。但唯有明白與接受這改變,才能因應萬變。 網路科技就是這因應萬變下的產物。著實帶來了更多方便與選擇。 比如像每周的教堂禮拜,改在網路上進行。 運動也是。好多過去要花很多錢,才能擁有的私人教練,都在網路上傾囊相授。 甚至於,朋友間還可以來個網上派對。
- 尋求幫助:面對重大變故時,我們都不需要單打獨鬥, 而是可以與家人朋友社區中連繫, 和得到支持。 網路上也提供了許多資源與協助, 比如許多主流或非主流醫療團體也提供了電話專線,可善加利用。
- 以不變應萬變:每天維持一些固定的, 不需改變的生活事項, 比如定時起床,正常吃飯等等。 維持一些固定的日程與穩定性可以幫助我們將精力集中在需要改變的事情上。
- 每天都感恩:常思那些我們還擁有的, 並寫入感恩日記在每日的感恩日記中, 寫下您要感謝的3個人或事物以及它們對您的意義。裡。
- 把握成長的契機:我們常常可以從痛苦的經驗中,窺見自己成長的潛力。 無論好的、不好的經歷、都是成長的契機。 有些人利用這段時間去學了一項全新的技能, 另外一些人則是利用這時間去沉澱,增進靈性的成長。 無論你屬於哪一類型的人,抓準了契機學習成長,不但有助於處理眼前的狀況,更是一輩子都能受用。
- 如果您是經歷失去親人,請點入我們的另一章:哀傷與失喪
如果您還想要閱讀更多有關應對混亂與改變,請點入以下的連結:
https://hbr.org/2020/03/that-discomfort-youre-feeling-is-grief